365bet体育投注网站_365骑士版app下载_365betvip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健康武胜行动实施方案(2020—2030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相关单位,各园区管委会:
《推进健康武胜行动实施方案(2020—2030年)》已经十八届365bet体育投注网站_365骑士版app下载_365betvip人民政府第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365bet体育投注网站_365骑士版app下载_365betvip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月2日
推进健康武胜行动实施方案(2020—2030年)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健康四川、健康广安战略,推进健康武胜行动,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四川行动的实施意见》和《“健康广安2030”规划纲要》,结合武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健康四川、健康广安战略,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普及知识、提升素养,自主自律、健康生活,早期干预、完善服务,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强化政府、社会、个人责任,全面普及健康知识,全面干预健康影响因素,全面防控重大疾病,延长全民健康预期寿命,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显着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促进健康公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谱写中国梦武胜篇章提供坚实的健康基础。
二、总体目标
到2022年,基本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健康格局,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广,健康服务能力得以提升,健康环境持续得到改善,重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重点传染病、严重精神障碍、地方病、职业病得到有效防控,致残和死亡风险逐步降低,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显着改善,市民主要健康指标水平明显提升。
到2030年,建立与武胜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以市民健康为中心的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健康服务能力达到较高水平,健康环境得到显着改善,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有效控制,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重点传染病、严重精神障碍、地方病、职业病进一步得到有效防控,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市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三、专项行动
(一)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机构,开展“健康中国行”“中医中药中国行”等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倡导健康文化,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科普专家库,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整合资源,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健康教育。开展健康促进县创建活动,创建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推广健康社区和健康家庭。开办健康科普栏目,普及健康知识。到2022年和2030年,我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不低于22%和30%。
(二)实施合理膳食行动。开展营养与健康宣传教育,发布营养健康科普知识,倡导以减盐、减油、减糖“三减”为核心的合理膳食生活方式,引导市民减少食用高盐高糖高脂食品。开展限酒科普宣传和行为干预。推进绿色食品、品牌餐饮产业发展,开展“健康食堂”“健康餐厅”示范创建活动。针对重点人群分类实施营养干预。到2022年和2030年,成人肥胖增长率持续减缓,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分别低于7%和5%。
(三)实施全民健身行动。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健全发展各级体育协会。加强“体绿结合”,在公园、绿地、林带等建设嵌入式体育设施。打造“15分钟健身圈”,推动各类体育场馆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到2030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平方米。丰富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活动,开展四川省“百城千乡万村”全民健身运动。到2022年和2030年,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分别达到88.20%和92.1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5%以上和40%以上。
(四)实施控烟行动。贯彻落实《四川省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办法》,制定符合我县实际的控烟办法。加强公共场所控烟监督执法,切实做好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的控烟。加强控烟宣传教育,加强对未成年人控烟的宣传引导。发挥公务人员、医务人员和教师控烟引领作用,全面推进机关、医院、学校等无烟环境建设。加强戒烟门诊建设,规范戒烟医疗服务。到2022年和2030年,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分别达到30%以上和80%以上。
(五)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建立健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心理门诊,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和促进。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加强心理健康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力度。开展常见心理疾病的预防治疗工作。全面推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0%和30%,心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趋势减缓。
(六)实施健康环境促进行动。推动大气、水、土壤的质量改善,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逐步实施垃圾减量和分类回收。保障饮用水和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农兽药残留、土壤重金属污染和食品非法添加,加强消费品安全管理。持续推进卫生城镇创建,加强健康城市与健康村镇建设。加强健康支持性环境和公共安全环境建设,开展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饮用水水质达标情况明显改善,并持续改善。
(七)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优化妇幼健康公共服务,针对婚前、孕前、孕期、儿童等阶段特点,积极引导家庭科学孕育和养育健康新生命,大力发展婴幼儿照护事业,全力维护母婴生命安全。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妇女全生命周期保健,推进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到2022和2030年,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6.1‰及以下和5‰及以下;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8/10万及以下和12/10万及以下。
(八)实施学校健康促进行动。建立健全学校医务室,配齐配强校医。开展健康学校建设,中小学校按规定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推进阳光体育运动,支持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健康习惯养成。加强学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完善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传染病防控制度,规范落实防控措施。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学校的绩效考核。实施教室采光照明和课桌椅达标工程,营造健康学习环境。到2022年和2030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分别达到50%及以上和60%及以上,全县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
(九)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加强教育培训,倡导健康工作方式。严格源头控制,可能引起职业病危害的单位应当按规定进行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以职业性尘肺病、化学中毒为重点,在矿山、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领域开展尘毒危害专项治理。完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加快职业健康监测检测能力建设,健全职业健康监管执法队伍。推动签订集体合同,扩大工伤保险参保覆盖面,将违法企业纳入“信用四川”平台予以公示。到2022年和2030年,接尘工龄不足5年的劳动者新发尘肺病报告例数占年度报告总例数的比例实现明显下降,并持续下降。
(十)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加强老年健康教育,做实老年健康管理,强化老年心理健康,开展中医特色服务,促进老年主动健康。大力推进健康养老服务,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预防、养生、医疗、养老”深度融合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深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打造老年宜居环境,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构建老年友好社会。到2022年和2030年,65至74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下降,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
(十一)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大力宣传防治知识,开展全民应急救护培训,加强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提倡定期健康体检,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开展高危人群筛查干预。推进高血压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能力建设,加强医疗质量控制,规范心脑血管疾病的管理和治疗,提高院前急救、静脉溶栓、动脉取栓等应急处置能力。到2022年和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下降到209.7/10万及以下和190.7/10万及以下。
(十二)实施癌症防治行动。建立健全我县癌症防治中心,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提高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推进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强化危险因素干预,加强乙肝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接种的科学宣传,促进适宜人群接种。加强诊疗规范化管理,探索癌症康复模式,推进安宁疗护工作。完善死因监测和肿瘤登记报告制度,开展癌症相关危险因素监测。加大防治保障力度,完善医保和救助政策,推进癌症防治科技创新。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
(十三)实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普及科学防治知识,加强危险因素防控,做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管理。加强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呼吸疾病门诊诊疗水平。完善慢阻肺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对慢阻肺患者提供连续性诊疗服务。加强呼吸专科队伍建设,培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基层专业人才。推进基层诊疗设施和药物的配备,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到2022年和2030年,70岁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分别下降到22/10万以下和18/10万以下。
(十四)实施糖尿病防治行动。开展糖尿病防治科普宣传教育,倡导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促进糖尿病患者自主管理。促进糖尿病及并发症筛查,规范糖尿病健康管理与诊疗,延缓糖尿病并发症进程,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开展糖尿病防治基层专业人员能力培训,提升糖尿病防治能力。到2022年和2030年,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60%及以上和70%及以上。
(十五)实施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加强我县生物实验室建设,提高传染病、地方病监测检测能力。继续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按规定调整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维持无脊灰状态,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机制。完善艾滋病防治体系,加强艾滋病源头控制,强化宣传干预、监测检测、抗病毒治疗和预防母婴传播,支持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建立结核病防治综合服务模式,加强耐多药肺结核筛查和监测,规范肺结核诊疗管理,全县结核病疫情持续下降。继续坚持地方病综合治理策略,全县麻风病流行达到消除标准,继续巩固全县消除疟疾、碘缺乏病成果,保持消除重点地方病。全面推进犬只规范化管理,加强犬伤患者规范化处置。进一步健全高效的疫情处置指挥系统,及时有效地处置重大疫情。到2022年和2030年,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
(十六)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促进行动。推广中医药治未病及健康养生文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治未病服务。提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覆盖城乡、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发展中医药治未病与养生保健服务,推进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示范建设项目,引导建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康养协作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中医医疗机构发展健康养老项目。开发具有特色的中医医疗、养生保健、休闲度假中医药文化旅游线路。到2022年和2030年,中医医院设置治未病科室比例分别达到90%和100%。
(十七)实施口腔健康促进行动。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倡导“科学刷牙”,开展口腔疾病高风险因素行为干预。开展生命早期1000天口腔健康管理,预防和减少乳牙龋齿发生。强化儿童青少年口腔健康管理服务,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龋病。开展中青年口腔健康管理,以牙周健康为重点,加强口腔健康促进和口腔疾病早诊早治。开展老年人口腔健康管理,关注其是否合并牙周病相关系统疾病。加强适宜技术推广和实施,提升口腔健康服务能力。到2022年和2030年,我县12岁儿童龋患率分别控制在30%和27%以下。
四、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成立健康武胜行动推进委员会,统筹推进健康武胜行动,组织开展行动监测评估和考核评价。各乡镇政府、县级相关部门和各园区管委会要强化组织领导,认真履行职责,统筹抓好各项措施落地,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二)健全支撑体系。落实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切实推进将健康融入各项政策,进一步推进健康相关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疾病防治和应急处置能力。健全政府健康投入机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健康投入力度,科学合理界定各单位职责,履行政府保障基本健康服务需求的责任。完善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卫生健康筹资机制,引导、鼓励社会和企业投资健康领域。加强监督执法,建立运行有效的质量审查机制,保障各项目标实现。加强信息支撑,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体系建设”,实现健康相关信息互联共享。
(三)落实部门职责。县卫生健康局、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市场监管局等单位要切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推动各专项行动的组织实施;县委宣传部门要切实发挥全社会宣传动员作用;县发展改革局、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县医保局等部门要根据职能职责和任务分工,全面落实健康武胜行动各项任务。
(四)广泛宣传动员。大力宣传党委、政府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的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加强健康武胜行动的宣传推广、舆论监督、科学引导和典型报道,提高全社会对健康武胜建设的认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健康文化,形成“健康武胜、人人行动、人人受益”的社会共识。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增进社会各界对医学事业的支持,对医务工作的理解与尊重。鼓励个人和家庭积极参与健康武胜行动,落实个人健康责任,养成健康生活方式。鼓励社会捐资,依托社会力量依法成立健康武胜行动基金会。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作用,组织推动健康促进和健康科普工作。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力量,形成健康促进的强大合力。
(五)做好考核工作。健康武胜行动推进委员会负责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推进委员会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具体实施,每年开展一次绩效考核工作。强化对约束性指标的考核,并将主要健康指标纳入各单位绩效考核指标,综合考核结果经推进委员会审定后通报,作为各单位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使用的重要参考。
附件:1.健康武胜行动推进委员会
2.健康广安行动考核方案
附件1
健康武胜行动推进委员会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四川行动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9〕27号)精神,成立健康武胜行动推进委员会(以下简称推进委员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要职责
统筹推进健康武胜行动,组织实施、监测和考核相关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健康武胜行动方案;按年度研究部署行动推进的重点任务,协调推进各乡镇各部门工作落实;根据疾病变化及医学进步等情况,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和重大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措施等,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组成人员
主任:陈俊楠 县委副书记、县长
副主任:胡斌韬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张安民 县政府副县长
徐敏 县政府办党组书记、主任
周建波 县卫生健康局局长
雷燕飞 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局长
廖晋 县生态环境局局长
陈建生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委员:蒋伟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胡万平 县政府办副主任
何小燕 县发改局局长
谭宇 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
曹然 县公安局副局长
余波 县民政局局长
朱涛 县财政局局长
成永春 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
刘洪川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
谭高明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主持工作)
吴卫华 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李隆林 县水务局局长
陈澜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刘辉 县商务局局长
聂涛 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
黄玉 县医疗保障局局长
谭春林 县融媒体中心主任
马婷 县妇联主席
刘德余 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杜御峰 团县委副书记
陈亮 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
何健 县烟草专卖局局长
毛业歆 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相关领域专家、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和社会知名人士代表若干(具体人员由推进委员会按程序确定)。
三、其他事项
推进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健康局,承担推进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做好与爱国卫生有关工作的衔接。办公室主任由县卫生健康局局长周建波兼任,工作人员由县卫生健康局、县教科体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抽人组成。上述人员如有变动,由相应接人工作的领导替补,不再另行发文。
附件2
健康武胜行动考核方案
为贯彻落实《健康四川行动考核评价指导方案》要求,确保健康武胜行动有效推进,特制定本方案。
一、考核指标
围绕健康武胜行动主要目标任务要求,兼顾数据的可获得性,确定26项考核评价指标(见附表)。
二、考核方法
健康武胜行动推进委员会(以下简称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对健康武胜行动总体推进情况实施年度考核评价,通过大数据监测、查阅资料、现场调研、实地抽查、电话访谈等方式,对各乡镇政府、县级各部门及园区管委会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推进委员会根据考核评价结果,形成我县推进健康武胜行动年度考核报告,并通过综合加权的方式,对各单位推进健康武胜行动年度工作得分情况进行排名。
三、组织实施
(一)强化考核评价。在推进委员会统筹领导下,推进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制定考核评价实施方案和细则,并将考核评价工作细化落实到具体部门(单位)。
(二)注重结果运用。将主要健康指标纳入对各单位绩效考核指标,考核评价结果经推进委员会审定后通报,作为各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使用的重要参考。各单位要对考核评价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及时调整工作策略,促进健康武胜行动顺利实施。
(三)坚持科学方法。统筹兼顾、注重质量,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增加基层负担。推进委员会根据疾病谱变化及医学进步等情况,适时调整考核指标,切实保障健康武胜行动顺利实施。
附表:健康武胜行动考核评价指标及年度目标一览表
附表
健康武胜行动考核评价指标及年度目标一览表
序号 |
指 标 |
目标值 |
|||||||||||
2019年 (基线)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2026年 |
2027年 |
2028年 |
2029年 |
2030年 |
||
1 |
人均预期寿命(岁) |
76.87 |
77.4 |
77.5 |
77.7 |
77.9 |
78.1 |
78.3 |
78.5 |
78.7 |
78.8 |
78.9 |
79 |
2 |
婴儿死亡率(‰) |
2.29 |
≤6.5 |
≤6.3 |
≤6.1 |
≤6 |
≤5.8 |
≤5.5 |
≤5.4 |
≤5.3 |
≤5.2 |
≤5.1 |
≤5 |
3 |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
3.80 |
≤7.5 |
≤7.4 |
≤7.3 |
≤7.2 |
≤7.1 |
≤7.0 |
≤6.6 |
≤6.4 |
≤6.2 |
≤6.1 |
≤6 |
4 |
孕产妇死亡率(1/10万) |
8.38 |
≤19 |
≤18.5 |
≤18 |
≤17.5 |
≤17 |
≤15 |
≤14.5 |
≤14 |
≤13.5 |
≤13 |
≤12 |
5 |
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 |
86 |
≥87.3 |
≥87.8 |
≥88.2 |
≥88.8 |
≥89.5 |
≥89.9 |
≥90.4 |
≥90.7 |
≥91.1 |
≥91.6 |
≥92.17 |
6 |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
16.8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7 |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 |
33 |
≥33.6 |
≥34.5 |
≥35 |
≥35.7 |
≥36.3 |
≥36.7 |
≥37.2 |
≥37.9 |
≥38.5 |
≥39.2 |
≥40 |
8 |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 |
17.1 |
≤16.7 |
≤16.3 |
≤15.9 |
≤15.5 |
≤15.1 |
≤14.7 |
≤14.3 |
≤13.9 |
≤13.6 |
≤13.3 |
≤13.0 |
9 |
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
1.86 |
2.5 |
2.54 |
2.58 |
2.62 |
2.66 |
2.71 |
2.77 |
2.83 |
2.89 |
2.95 |
3 |
10 |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 |
25.27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11 |
建立并完善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 |
—— |
全面开展 |
基本完成 |
实现 |
实现 |
实现 |
实现 |
实现 |
实现 |
实现 |
实现 |
实现 |
12 |
建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绩效考核机制 |
—— |
全面开展 |
基本完成 |
实现 |
实现 |
实现 |
实现 |
实现 |
实现 |
实现 |
实现 |
实现 |
13 |
产前筛查率(%) |
≥65 |
≥65 |
≥68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8 |
≥80 |
14 |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 |
77.12 |
≥97 |
≥97.5 |
≥98 |
≥98 |
≥98 |
≥98 |
≥98 |
≥98 |
≥98 |
≥98 |
≥98 |
15 |
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覆盖率(%) |
—— |
≥40 |
≥60 |
≥80 |
≥81 |
≥83 |
≥84 |
≥85 |
≥86 |
≥88 |
≥89 |
≥90 |
—— |
≥35 |
≥60 |
≥80 |
≥81 |
≥83 |
≥84 |
≥85 |
≥86 |
≥88 |
≥89 |
≥90 |
||
16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 |
40 |
≥40.5 |
≥45.25 |
≥50 |
≥52.5 |
≥55 |
≥57.5 |
≥60 |
≥62.5 |
≥65 |
≥67.5 |
≥70 |
17 |
符合要求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课率(%) |
90 |
≥95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8 |
中小学生每天校内体育活动时间(小时)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9 |
寄宿制中小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中小学校配备专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00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中小学校配备专兼职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 |
35 |
≥48.5 |
≥59.25 |
≥70 |
≥72.5 |
≥75 |
≥77.5 |
≥80 |
≥82.5 |
≥85 |
≥87.5 |
≥90 |
20 |
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中小学校比例(%) |
40 |
≥60 |
≥70 |
≥80 |
≥81 |
≥82 |
≥84 |
≥85 |
≥86 |
≥88 |
≥89 |
≥90 |
21 |
接尘工龄不足5年的劳动者新发尘肺病报告例数占年度报告总例数比例(%) |
25 |
10.5 |
10 |
9.5 |
9 |
8.5 |
8 |
7.5 |
7 |
6.5 |
6 |
5.5 |
22 |
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老年医学科比例(%) |
—— |
≥40 |
≥45 |
≥50 |
≥55 |
≥60 |
≥65 |
≥70 |
≥75 |
≥80 |
≥85 |
≥90 |
23 |
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 |
—— |
≥56 |
≥58 |
≥60 |
≥62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24 |
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 |
—— |
≥60 |
≥60 |
≥60 |
≥62 |
≥63 |
≥64 |
≥66 |
≥68 |
≥69 |
≥70 |
≥ |
25 |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村卫生室提供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 |
—— |
≥85 |
≥9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 |
≥64 |
≥66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8 |
≥80 |
||
26 |
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
>90 |
>90 |
>90 |
>90 |
>90 |
>90 |
>90 |
>90 |
>90 |
>90 |
>90 |
>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