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做优“川渝通办”助力“同城融圈”
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同城融圈”战略,坚持便民惠民利民导向,聚焦川渝群众和市场主体跨省办事难题,根据“川渝通办”事项清单,多措并举推进线上线下融合互补,扎实开展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服务,着力打通政务服务跨区域异地办理梗阻,唱响政务服务“双城记”,擦亮365bet体育投注网站_365骑士版app下载_365betvip政务服务品牌。10月15日,四川省首批“川渝通办”优质窗口评选活动结果出炉,经过层层选拔,30个“川渝通办”优质窗口从全省21个市州、133个政务服务单位中脱颖而出,我县位列其中。
一、做优“一网办”,便民有速度。认真梳理“川渝通办”3批次共311项事项中县、乡(镇)级办理事项186项,加强与上级及相关部门沟通衔接,开展“川渝通办”事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编制办事指南,规范通办事项受理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流程、线上办理方式等内容,并及时在四川政务服务网、“天府通办”上公开发布展示。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动152项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占比达81.7%,覆盖川渝两地户口迁移、机动车驾驶证补发、电子社会保障卡签发、残疾人证换领多项涉及居民、法人相关事项,真正做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或“一次都不跑”,促进了川渝两地人员流动方便顺畅、市场活力加速释放、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二、做实“就近办”,惠民有力度。借力“15分钟政务服务圈”,纵深推进“川渝通办”普惠力度,在县政务服务大厅、行业主管部门办事大厅设置“川渝通办”专窗11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置“川渝通办”专窗23个,配齐配强业务精、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围绕企业异地投资兴业、流动人口异地就医就学落户等跨省高频事项,为群众提供“异地代收代办”服务,协调开展异地审批服务,实现同一事项在川渝两地线下“就近办、同标准办”。在合(川)武(胜)共建产业园成立企业服务中心,为入园企业、员工帮办代办“川渝通办”事项,推动项目早落地、服务更便民。完善“川渝通办”适老助残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同时提供“免费邮”服务,免费将事项办理“结果”快递到家,切实解决群众办事中往返跑问题。今年以来,全县共受理“川渝通办”事项9133件,提供“免费邮”服务197件次。
三、做好“联合办”,利民有温度。全面落实“川渝通办”多地联办机制,切实打破区域限制,收集制定市、县及重庆毗邻地区政务服务大厅“川渝通办”窗口联络清单。依托川渝两省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畅通业务对口联络渠道,灵活业务响应协调机制,采取“就近交件、形式审查、材料流转、属地审批”跨区域办理的服务模式,推动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审批业务联动,实现“川渝通办”事项在收件地与属地“收、受、转、办、发”协同联办,提升与重庆毗邻区域政务服务质效,解决了群众办事中多次跑问题。